早在大冬会开幕之初,市旅游局一位官员便断言:今后旅游市场可能会刮起一股“哈尔滨风”,形成“后大冬效应”。
而今,随着大冬会的落幕,“后大冬效应”显现的领域远远超出了当初人们的预期。除了旅游业外,同时体现在多个消费领域。
众商家意识到,大冬会后,他们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冰雪游”新添“场馆游”
市旅游局局长杨杰这样判断:大冬会形成了“后大冬效应”,如体育场馆可开发为新旅游景点等,是一笔可持续开发、经营的资源,将给哈尔滨带来持续的经济收入和精神文化遗产。
大冬会闭幕后,记者走访了多个比赛场馆了解到,市民及各地游客已不能满足于观看大冬会精彩赛事回放,走进比赛场馆亲自体验滑冰、滑雪成了大家的乐趣。“场馆游”随之升温。
刚刚落成的黑龙江省理工大学滑冰场成了大学生们的乐园,一些从未有过滑冰经验的南方学生更是对滑冰运动充满了兴趣,大家三五成群地在冰上驰骋。由于大冬会后场地需修整闭馆,很多市民不得不遗憾地到馆内服务台预约滑冰。据了解,打算来此滑冰的人中,多数是全家总动员,还有南方游客慕名而来。
“大冬后效应”在各大雪场里显现得更为明显。哈尔滨的冰雪旅游本来就十分吸引人,大冬会的召开更是将冰城旅游搅得红火。一家旅游公司工作人员称,往年春节后冬季旅游已近尾声,但今年的旅游季节显然因为大冬会延长了。大冬会结束的两个周末以来,承担大冬会雪上项目的比赛场地帽儿山滑雪场、亚布力滑雪场游人如织。
上周,连续几场大雪使这股滑雪热更加升温。浙江游客苏先生说:“我们在电视上观看了大冬会比赛,很精彩。于是和好友相约来到哈尔滨,亲自感受现代化雪场。”据吉华滑雪场的负责人介绍,往年春节长假过后,游客数量逐渐减少,可今年的客流量不降反升,尤其是本地游客数量突然增多。
商场集体降价促销
随着大冬会的结束,消费者因观看大冬赛事和交通限行而压制的消费力也将得到空前释放。同时,“3·15”的到来和进入“换季档”,不少商家开始集中打折促销,迎接这场“后大冬”的消费潮。
某知名家具品牌上周末推出全套特惠,19件包括客厅、卧室、餐厅和厨房家具在内的家具只售不到一万五千元,价格比平时下降了近一半。
进入3月,哈尔滨市多家商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记者在南岗一家大型商场看到,“新装上市冬装劲减4折起”的活动仍在进行。记者发现,各大商场在折扣的同时,还选择购物送礼的方式聚拢人气。
某商场在专柜打折的同时,满800元至3000元不等送不同的小家电,另一家商场在打折同时满一定金额送不同的玻璃器皿、茶枕和电影票。
“迟到”的婚庆热
进入3月,冰城哈尔滨的婚庆明显热起来。一些原准备2月份举行的婚礼,因为大冬会期间酒宴和婚车难订,集中推迟到本月举行,这也让婚庆市场格外红火。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婚庆公司或新人下的订单。”道里一家花店的花艺师傅马勇说,由于今年开春结婚的新人多,这几天花价上涨30%—40%。
“最近与婚庆沾边的商品都销售得很好。”一个品牌服装专柜的负责人说,原本这个季节并不是西装销售旺季,但是今年由于新人多,西服销售格外火,个别品牌的销量甚至是平时的8至10倍。
各大家电商场开展了买套餐和赠礼活动,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瞄准筹备结婚的新人。某家电卖场的一位销售人员表示,今年家电套餐购买在他们的总销售额中占到60%左右,其中一半以上是新人购买的。
“大冬效应”的财富价值
小杨是道里区一商场的工作人员,谈到大冬会结束后商场的生意,她乐呵呵地说:“往年一过春节,冰雪体育用品销售就进入了淡季。今年的情况可就大大不同了,现在冰刀、雪板等平均每天都能卖三四套;12日一天专柜就卖出各种冰雪体育用品30多件呢!”
大冬会让哈尔滨体育用品销售旺季至少延长了一个月,眼下无论是各款滑雪服、冰刀、雪板,还是护膝、滑雪眼镜、手套、滑冰帽等运动配件全都销售火爆。就连《教你滑冰、滑雪》、《花样滑冰速成》等各种冰上运动类教学光碟也十分畅销。南岗区大成街是哈尔滨的体育用品一条街,据统计,这个销售季,街上各大卖场的销售量都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大冬会虽然结束了,但从物质财富到精神财富,从体育财富到社会财富,大冬会带来的财富将长远地留在哈尔滨,留在人们心中。相关行业应该抓住契机,让“后大冬效应”持续下去,衍生出更多、更大的市场价值。